岸桥是集装箱船舶与码头前沿之间装卸集装箱的主要设备,其装卸能力和工作效率直接决定码头的作业生产率。随着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大型化,特别是超巴拿马船型的发展,使得岸桥的金属结构尺寸显著增大,高度普遍达到80 m,小车运行轨道长度可达130 m。作为岸桥主体的金属结构,重量可达1 000 t,占岸桥总重的70%以上,近年来,随着钢铁价格的不断上涨,岸桥金属结构成本在整机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,因此,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有很大的经济意义。
课题首先在适当的简化和合理的假设下,用ANSYS的APDL语言建立了岸桥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有限元参数化模型,对岸桥进行了模态分析,提取了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图,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。
|
|
岸桥有限元模型 |
岸桥第一阶模态 |
其次,研究了岸桥受到的各种载荷及施加方法,在岸桥上施加两个方向的载荷,讨论了如何恰当选取计算工况和变形观测点,对岸桥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强度和变形进行了分析,确认岸桥金属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。
|
|
岸桥应力云图 |
岸桥位移云图 |
结合岸桥的特点,以岸桥金属结构部件的厚度为优化设计变量,提出了以强度、刚度和模态频率为约束条件,以金属结构单元的体积为目标函数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,利用ANSYS软件结构设计模块进行计算,在满足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减重53.22吨,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。
最后,考虑到岸桥的前后大梁是主要的受力部件,对前后大梁危险单元的应力时间历程用峰值计数法进行计数,利用绘制的简易S-N曲线计算各个应力下的疲劳循环数,结合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,计算出前后大梁危险单元的疲劳寿命分别是45年和21年,考虑到施加的载荷是最危险的工况,所以计算结果偏保守。
|